欢迎光临凯博娱乐公司
180-8835-7674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公司动态
工作服定做
职业装定做
客户案例
定做流程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公司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司动态

岗沟峡谷“呼之欲出”——甘肃将打造一新的国家级地质遗迹旅游资源

发布时间:2023-10-21 13:32:16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10月中旬,秋高气爽。从兰州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永靖县,黄河三峡刘家峡风光旖旎,沿河两岸重峦叠嶂,岩体鲜红,与清澈碧蓝的河水相辉映,丹山碧水,一派江南景象。


永靖县一派江南水乡风光。


沿着碧波涟漪的太极湖向西南行进十余公里,来到太极镇孔寺村。村里的玉米刚刚收获,黄灿灿的玉米棒子晾晒在房前屋后,成片的枣树郁郁葱葱,挂满了一颗颗红艳艳的枣子。


穿过庄稼地,拐弯进入岗沟峡谷。穿行谷中,曲折多弯,奇峰林立,壁立千仞,如入世外桃源。峡谷深邃幽远,有一条主峡谷道,也有许多分岔道,峡谷密集,曲径通幽。  


位于永靖县太极湖西南岸的岗沟峡谷。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李继威 摄 

360截图20231021120950203.jpg

神秘的佛龛状洞穴成因


沿着岗沟主峡谷蜿蜒的车道前行,视野所及,气象万千。山峰峥嵘奇崛,有的雄浑高耸,有的纤细峻峭,有的像麦垛,有的如擎天柱,这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形成了独特的天然景状。


站在沟谷抬头仰视,大斧劈皴的悬崖峭壁近在眼前,峭壁上各种洞穴,层层叠叠,奇形怪状,有大有小,密密麻麻,如佛龛状,成千上万叠加在一起,气势雄浑,庄严屹立,姿态惊神,气势震天,像成千上万个凝固的雕塑,让人惊叹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地貌如此惊艳。


佛龛状洞穴层层叠叠。  


我们经常看到的丹霞地貌大部分是红色,而岗沟峡谷的丹霞地貌,地层厚度巨大、范围密集、成片成规模的天然佛龛状洞穴地质地貌,在国内较为罕见。我于2019年、2021年来岗沟峡谷科学考察,奇特的地质构造令人十分震撼。”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梁积伟教授向记者介绍,峡谷发育在白垩系河口群地层中,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造成黄河上游地区急剧下切,形成峡谷地貌。


峭壁上密集的佛龛状洞穴,是单一成因,还是复合成因?是风蚀洞穴,还是盐风化洞穴?


梁积伟与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表明,洞穴发育在砾岩中所夹的砂质透镜体上。在降水及地表水下渗过程中,当地层内部充满水后,地层水就会向外渗出。由于外界空气干燥,温度较高,渗出的水分随风迅速蒸发扩散,地层水中的盐类达到超饱和状态,从而结晶析出,导致岩石表面的碎屑颗粒发生崩解和脱落,岩石碎屑脱落的地方逐渐形成洞穴,这便是盐风化洞穴。盐风化洞穴常表现为沿地层面连续、密集分布。经年累月,呈现出层层叠叠的佛龛状洞穴。

360截图20231021141102246.jpg

峡谷奇峰林立。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常小斌 摄


他还介绍,盐风化洞穴在内陆干旱区是很常见的地质现象。然而,盐风化作用却一直被地学界忽视和误解,以至于这种普遍存在的宏观和微观地貌景观都被解释为风蚀或水蚀等其他作用的结果。


“根据古地磁方法研究,岗沟峡谷的地层形成于1.35亿年前,是白垩纪,地貌形状十分丰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副院长戴霜教授研究认为。他于2005年来此探查地质构造年代,从永靖县岗沟峡谷到八盘峡再到朱家台,都是祁连山以东的巨大冲积扇面,岗沟峡谷处于丹霞地貌发育的青年时期,还保留有原始的沉积构造,侵蚀量较少,形成峡谷沟壑地貌,丹霞地貌特征发育完善,属于丹霞地貌初级阶段。


戴霜教授介绍地质构造情况。


记者肉眼仔细观察,峭壁呈紫灰色,环绕洞穴长着一簇簇绿草,像裹着洞穴的绿围巾,错落有致,将佛龛状洞穴装饰得生机盎然,更显层次感和立体感。“这里的绿草植被等生物多样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戴霜说。


神奇的泉水和古生物遗迹


行进到峡谷沟脑处,像是大自然的神斧向山谷两侧斜劈出一方平地,抬头仰望,崖壁间呈现出“一线天”景状。人文景观岗沟寺临沟傍山而建,琼楼玉宇,飞檐斗拱,琉璃瓦顶,气势庄严。据记载,岗沟寺创建于明朝成化二年(1466年)。岗沟峡谷也因岗沟寺而得名。


沿着岗沟寺台阶而下,永靖县岗沟寺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于此。深红色黏土屋顶与大红色砖墙相映衬,金色铜箍镶嵌其中,木式门框和窗户精雕细琢,悬挂着色彩斑斓的布帘,别具民俗特色。正是深秋,院内绚丽多彩的唐昌蒲、百日菊、月季等花开正艳。


永靖县岗沟寺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坐落山下。 


喝茶了、喝茶了!这茶水是岗沟寺的山泉水泡制的。”工作人员请大家入屋,煮了一壶酽酽的茯茶,倒入杯中,香气袅袅,汤色红浓,入口甜醇爽滑。


在岗沟寺山脚,一眼泉水汩汩流淌,掬一捧在手,沁凉清新。当地村民当作药泉水饮用,泉水清爽怡人,略带咸味。“喝了泉水,肠胃不适者、胃痛胃泛酸者,立马很舒服。这里的泉水不同于家里吃的水,用泉水做汤面,多吃也不会感到肚子胀。”三塬镇塬中村村民王进元感慨。


泉水终年不断,当地旅游部门将泉水周边保护起来,外围修建了建筑,并铺设了水利设施,将泉水收集利用。据测量,24小时能汇集1立方米泉水。


河道冲刷的地貌。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李继威 摄


岗沟峡岩石千奇百怪,离不开水流作用。记者看到,河道水流冲刷,凹岸冲刷出大洞;瀑布水流,冲刷形成凹陷的悬壁;还有堰塞湖遗迹、波痕冲刷的波浪状冲刷面。


在峡谷出口,一块看似普通平常的大石头上,布满斑驳孔眼和弯曲痕迹,外行看不出门道。但在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马利邦教授看来,这是一处虫迹化石,约莫成人拇指粗细,蜿蜒地印刻在石上。


“临夏盆地古生物遗迹类型丰富,包括古生物遗体及古生物活动遗迹所形成的地质旅游资源,大到恐龙活动遗迹,小到虫迹,是普及地学知识最生动、最直观的天然课堂。”马利邦认为。


虫迹化石。


专家“会诊”开发地学旅游资源


“曲径通幽山,寺在崖上安。丹霞壁千仞,滔滔似经卷。风雕千眼洞,雨琢万条纹。黄河入江海,岗沟可吞天。”省地质调查院高级工程师刘延兵野外调查岗沟峡谷后深有感触、赋诗一首。


刘延兵认为,要把岗沟峡谷纳入到临夏世界地质公园这个世界级品牌中综合开发。深入挖掘该地区地质文化内涵,树立地质公园促进地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形象,以黄河流域生态景观、草原湿地、高峡平湖、丹霞石林、地质奇观、原野牧歌等资源形成演化机制为主线,构建地质、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的地学旅游新模式,打造岗沟地学旅游新高地,让人们走进河畔乡村,体验地质地貌,感受人文历史,体验民俗文化,度享休闲时光。


专家组实地考察。


为了开发利用岗沟峡谷地学旅游资源,国内多位专家学者实地野外考察,并从地质、环境、旅游、文创等多方面作培训报告。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李建星教授作了题为《临夏地质演化与地质遗迹》的主旨报告,甘肃地质博物馆正高级工程师仲新作了题为《地层古生物研究支撑旅游高质量发展》报告,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环境学院李军副教授作了《中侏罗世四川盆地古气候变化——基于深时古土壤记录及对临夏盆地的研究启示》报告等。专家们“开方把脉”,建言献策,促进地学旅游开发高质量发展。


专家组达成了临夏·永靖岗沟峡谷地学旅游共识,认为永靖县是地学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绝佳之地,具备建成国家级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潜质。永靖县以岗沟为代表的峡谷地貌景观独特,从地质遗迹角度来看,当属国家级地质遗迹资源;从旅游资源角度来看,当属五级旅游资源,具备申报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的潜力,具有重要的地学科考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峡谷曲径通幽。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临夏州、永靖县将与各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力协作,综合利用开发永靖岗沟峡谷,创建高品级的旅游景区,让永靖县“青山绿水”转化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